2024年9月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》。这是树立大农业观、大食物观,农林牧渔并举,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,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客观要求和重要举措。意见对开发森林食物资源提出了明确要求,并在意见多个部分作出部署,为深入践行大食物观,面向森林生态系统这一“绿色粮仓”要食物提供了重要遵循。
森林是重要的食物来源供给系统
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,蕴含着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。人类的文明史,就是依赖森林的食物功能而发展起来的历史。目前,全球超过10亿人口直接依靠森林获取食物、住所、能源和收入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森林是水库、钱库、粮库、碳库。森林的“粮库”功能随着人们对森林的认识和科技的进步而愈加凸显。森林食物主要指森林或林地生产的食物,包括可食性的果实、花、叶、枝、皮、根、脂液以及寄生物、附生物等非木质林产品,分为经济林、林下经济产品、可作为牲畜饲料的间接性食品三大类。我国是世界森林大国,森林面积33亿亩,森林覆盖率23.04%,森林植被总生物量达188.02亿吨。我国有规模开发潜力的木本粮食树种300多种、木本油料树种200多种、林下中药材100多种,林源食物、药材资源近千种。目前,我国经济林面积约7亿亩,产量约2亿吨,产值约2.2万亿元,是森林食物生产的主力军;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达6亿亩,产值突破1万亿元。我国林业每年提供的近2亿吨森林食物资源,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三分之一,成为继粮食和蔬菜之后的第三大农产品。
发展森林食物产业具有多重战略意义
发展森林“粮库”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、端稳“中国饭碗”的重要举措。森林食物来自优良的环境,具有生态、绿色、健康、安全等特征,深受消费者青睐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,人们的保健意识逐步增强,饮食结构逐步从吃饱向吃得好、吃出营养、吃出健康转变。森林食品中含有很多药食同源的食材,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价值。以油茶为代表的木本油料因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,具有预防高血压、心血管系统疾病等功能;板栗等木本粮食富含蛋白质、维生素、膳食纤维素等多种营养物质;森林果蔬富含糖、维生素、矿物质、有机酸和果胶等物质,有益人类健康。发展森林食物产业,提供各种美味、营养、健康的绿色食品,以及深度开发的功能性食品,对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食物消费需求,保障人民生命健康,具有重要战略意义。
发展森林食物是推动农村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。森林食物“不与粮食争良田、不与树木争林地”,能够实现生态、经济与社会效益多赢。森林资源是山区、林区居民的重要经济来源,森林植物一般生长期较长,一次种植可多年收益。例如,油茶从栽种到结果一般需要3年至5年,但收益期超过50年,通过科学管理、合理种植,可以长期收获,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。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,森林食物可以提供约10%—15%的农村家庭食物需求,可支撑发展集森林资源培育、林源食品和饲料于一体的绿色、多元化和可持续的产业体系,每年可带动4500多万农民就业。
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工业饲料生产国和消费国,2023年饲料行业产值超过1.4万亿元,饲料年消耗量近4亿吨,其中每年仅大豆进口需求量就达1亿吨,蛋白饲料等资源十分短缺。开发森林食物的饲料功能,发展木本森林饲料,开发林源替代抗生素食料、功能性饲料添加剂等潜力巨大,对于促进农牧业优质高产具有重要意义。